前言:现在的玩具基本都具备了发声的功能,甚至布娃娃都开始能够“说话了”,在这种情况,玩具+语音的声音方案大家就得学习一下,为产品升级做准备。下面小编将阐述一下玩具声音方案怎么做的流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明确功能需求
设计玩具的方案首先要根据目标人群来设定,还有设定好交互方式以及功能需求,比如说单独播放,还是需要有对话能力,同样的需要播放哪些语音,语音的音质要求、语音的时间长度,然后根据以上这些要求去对语音芯片选型。
二、声音的内容设计
玩具要发声,而声音的内容是玩具的灵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声音音效或者语音内容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
声音的音量控制,比如针对儿童玩具,声音的音量控制就应该低于85分贝,避免损伤儿童的听力,同时筛查掉不良的语音。
三、语音芯片的选型
语音芯片选型不是一味的选择低成本或者贵一点的就好,而且要和产品匹配,根据自己产品的需求定位以及综合考虑成本和后期ota等需求来选型。
语音芯片的几个核心参数价格、储存容量大小、语音烧录方式、音质的采样率、触发方式、烧录方式等。
1、低成本基础方案
适用场景:声音内容固定(如简单儿歌、固定音效)、无后期修改需求,。
核心参数:
存储容量:根据采样率计算(如 8kHz 采样、8 位量化的未压缩语音,1MB≈2 分钟;ADPCM 压缩后可翻倍);
举例:若需存储 5 段各 2 秒的音效,总长度 10 秒,选 10-20 秒容量的 OTP 芯片(如 WTN6 系列)。
2、中等灵活方案:Flash 语音芯片 / 模块(支持内容更新)
适用场景:需要多段声音切换(如按不同按键播放不同故事)、可能后期微调内容(如更新儿歌),产量中等(≥1000 件),如故事机、智能积木。
核心参数:
存储容量:通常支持 1-10 分钟语音(如 8kHz 采样下,4MB≈8 分钟),可分多段存储(如 30 段独立音效);
交互能力:支持 MCU 控制(通过 UART/I2C 接口),实现复杂逻辑(如 “长按按键切换音量”“播放完 A 段自动续播 B 段”);
典型芯片:WT588F(小容量 Flash)、WT2003S(支持 UART 控制,适合多段语音)。
优势:可重复烧录(修改内容无需换芯片),灵活性高于 OTP,成本适中。
3.复杂交互方案:带处理器的语音模块(适合智能互动)
适用场景:需要语音识别、对话、联网更新内容的玩具(如智能故事机、语音交互机器人),目标人群为 5 岁以上儿童。
核心方案:
方案 1:“MCU + 语音模块” 组合(如 STM32+WT2606 语音合成模块),支持文字转语音(TTS),可动态生成语音(如播报数字、随机故事);
方案 2:带离线语音识别的模块(如 WT3000A),支持 “语音指令触发”(如儿童说 “播放儿歌”,玩具自动响应);
方案 3:联网模块(如 WiFi/Bluetooth + 云端语音库),支持在线更新故事、实时语音交互,WT2606(需配合 APP)。
优势:交互性强,支持动态内容,但成本较高,适合价格定位较高的玩具。
关于选型:直接找到厂家的工程师说出你的需求工程师就能给你选出最合适的型号,如果市场比较大的产品甚至可能已经有标准件了,直接拿过来就能用,只要需要自己的设计一下语音。
总结:玩具声音方案的核心是 “平衡体验与成本”:简单玩具(如捏捏叫、摇铃)用 OTP 芯片 + 基础音效即可满足需求;复杂互动玩具(如故事机、智能玩偶)需选 Flash 模块或带处理器的方案,支持更多内容和交互逻辑。同时,需始终以 “儿童安全” 为前提,控制音量、固定部件、优化音质,让声音成为玩具的 “加分项” 而非 “痛点”。